X
商品詳情
貨號: PT-078
貨號: PT-078
與死神曖昧: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
  • ISBN:9789863574514
    出版日期:2025 年 7 月 18 日
符合活動
79折優惠
網路價:540
促銷價:427
商品規格
購買數量 
剩餘:2
成功加入購物車
  • 配送方式:貨運宅配/門市自取
  • 付款方式:信用卡/郵局劃撥
  • 配送方式:貨運宅配/門市自取
  • 付款方式:信用卡/郵局劃撥
商品特色
商品介紹
影音介紹

商品說明:
與死神曖昧: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
★大量實證資料佐證,戳破自殺防治現行做法諸多迷思
★描寫邊緣型人格者和長期自殺傾向的關聯
★顛覆傳統思維,主張過度強調安全反而阻礙康復──忍受自殺意念,才能治療長期自殺傾向病人

【內容簡介】
實證資料支持,顛覆傳統做法
改變思維,長期自殺傾向可以治療!


長期自殺傾向者是一群境況特殊的病人。本書作者帕里斯指出,處理一般急性自殺的方法建議,對有「長期」自殺傾向的病人不僅無效,還可能適得其反。

帕里斯身為精神醫學權威,一生致力治療長期自殺傾向的病人。他認為,有別於急性自殺與憂鬱症的高度關聯,長期自殺傾向者更可能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。這群人內在充滿空虛、無望與失控感,以至於與死神曖昧,幾乎要愛上死亡。有機會以死亡終結痛苦,是他們微小的控制感來源之一。

因此,治療師必須忍受這類病人的自殺傾向,尊重他們將死亡視為生命的選項。帕里斯認為,自殺意念通常是在反映心理痛苦,不代表病人絕對想死,如果治療師能認可那種痛苦,以同理心對待,幫助病人好好生活,將能使自殺念頭自然消失。

「長期自殺傾向」是缺乏處置準則的臨床領域,本書填補了這個空白,在紮實的實證資料支持下提出具顛覆性、卻相當實用的應對原則,不僅戳破「預測自殺」、「住院治療」等諸多處置的迷思,也提出保險和訴訟艱難處境下的因應之道。

本書呼籲謹慎用藥、重視心理治療,也提醒治療者要相信病人可以康復,也要坦然面對風險,是臨床人員堅實的指引與後盾。

帕里斯教授以科學實證為盾,直言「過度強調安全」反而阻礙康復,更鏗鏘斷言「長期自殺傾向是可治療的!」──這分信念,為臨床工作者注入莫大力量。
──廖士程/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科教授

書中不只說明臨床工作者「對外」──在行為上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措施,更強調「對內」──在心理上的工作要如何進行。這點至關重要!
──廖偉翔/新竹臺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、本書譯者


鄭重推薦──
(依姓氏筆畫排列)
周仁宇/精神科醫師、台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
張凱理/精神科醫師、福德身心診所院長
廖士程/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、衛生福利部委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前執行長

【目次】
【推薦序】沒有終極專家的戰場:與長期自殺傾向者比肩同行/廖士程
【譯序】無法完全理解,但可以更接近/廖偉翔

前言
導論
第一章 自殺傾向與自殺
第二章 流行病學與社會觀點
第三章 自殺防治的迷思
第四章 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內在世界
第五章 自殺傾向、發展與生命歷程
第六章 長期自殺傾向與人格障礙症
第七章 心理治療研究與長期自殺傾向
第八章 藥物治療與長期自殺傾向
第九章 忍受長期自殺傾向
第十章 處理長期自殺傾向
第十一章 自殺傾向與訴訟
第十二章 給治療師的治療指引

參考資料
索引
延伸閱讀
--非看不可--

--非看不可--
瀏覽紀錄